妙喜宗法門
哪些人可以考慮往生不動如來的妙喜佛剎?

文:Goran 校對:塵中人

哪些人可以考慮往生妙喜佛剎?一旦入此佛剎,一切天魔外道障礙皆悉化為灰燼。

(略釋)舍利弗,妙喜佛剎中的所有菩薩若是已經得生的,或者現在、未來當生此土的菩薩行人身語意都是一行,即所謂如來行,時刻護持此心於真如清淨而不被妄想煩惱所牽起是非二見故。舍利弗,那怎麼稱為如來行呢?如是行超過聲聞辟支佛地二乘智慧境界,依妙法破除煩惱障而又不執如是法相,從而破除智慧障,趣入無礙智慧於一切心無所住,這裡說他們行一行也不過是假名施設而有,為了區別於二乘之行以及凡夫是非煩惱之行,如是行人連一尚不可得,何況其行?如是名為如來行,來無所從、去無所至,隨緣而起,本來清淨。所以舍利弗,若有菩薩樂行如是一行者,應當願樂往生如是佛剎,解脫智慧相應故。

舍利弗,我釋迦牟尼佛曾授記的這些不退轉大菩薩們應當往生妙喜佛剎,由此不動如來本願加持之故,速得圓滿無上菩提、成就無量善巧方便、攝化十方無量有緣。

舍利弗,若有菩薩成就精進智慧無量功德而得往生妙喜佛剎的話,如是等人我終不會舍離。就如一個國家突然遭到外敵來襲侵奪其國財寶或者王位,國王了解情況後心中思維;『我的妃子和王子們不具威勢不能與強敵對陣,我該把他們和財寶都藏到安全的內宮,這樣就不會被敵人所傷,我帶著強兵出擊即可』,因為國王的妥善安排令國王的眷屬以及庫藏絲毫無損,國王以威勢鎮壓強敵而無後顧之憂。

舍利弗,我不捨離這些往生妙喜佛剎的菩薩行人也是如此,如同國王不捨眷屬以及國庫寶藏,如是行人為佛之至親眷屬攜帶著如來無量阿僧祇劫中積累的智慧寶藏故,若是具足如是一行的菩薩行人應當如是覺知;在妙喜佛剎中遠離一切煩惱外敵侵擾猶如身處國王安隱內宮,不為外敵所侵;如是外敵就是魔王波旬等邪魔外道,這些人常對菩薩行人而起種種障礙;而此國王以強威勢鎮壓外敵而無後顧之憂,就是如來以無量方便降服邪魔外道而不需為這些菩薩行人擔憂被其擾亂,何以故?如是人在妙喜佛剎安隱處故。

舍利弗,又如有人為了躲避債主而逃到邊遠之地,從而不被債主所逼奪,因為此人躲的地方玄遠路險、債主難以接近,菩薩若能得生妙喜佛剎也是如此,因為此菩薩一行之路對於天魔波旬來說不可逾越,非其境界故。

(原文)復次舍利弗,彼佛剎中所有菩薩若已生、若現生若當生,如是菩薩皆行一行,所謂住如來行。舍利弗,云何如來行?所謂超過聲聞辟支佛地,言行一行者是彼假名。是故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樂行一行者,應當願生彼佛剎土。

舍利弗,我所授記得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此輩應生不動佛所。

舍利弗,是諸菩薩生彼佛剎者我不舍離,譬如剎利灌頂大王有敵國來欲侵財位,王既聞已作是思惟:『我之妃後愛子不堪禦敵,及諸財寶收入宮城不為怨敵之所侵害。』王之國祚安靜無虞,威震強敵不憂災難。

舍利弗,我不捨離諸菩薩者亦復如是,如彼王之寶物、愛子妃後,修菩薩行者應如是知。彼佛剎中無有畏懼猶如宮城,彼敵王者即魔波旬、於菩薩行人勤為障礙。如彼灌頂大王不被怨敵之所侵擾,如來亦復如是,不為天魔之所擾惱。

舍利弗,譬如有人畏於債主遠適邊國,不為債主及於他人之所陵奪,何以故?由路遠險絕,債主家人不能達彼。彼諸菩薩生妙喜國者,波旬路絕亦復如是。

——大寶積經 不動如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