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門解惑錄
問題:如何讓內心與不動如來更接近?如何對不動如來與妙喜淨土生起信心?

如何讓內心與不動如來更接近?如何對不動如來與妙喜淨土生起信心?

 


回覆:圖滇悲桑格西答:

生起信心,就會感覺到靠近。相信前後世存在,也肯定死亡隨時會來,這樣的人一旦認識並相信妙喜淨土與不動如來,自然就會有親近的感覺。

那麼,要如何生起對妙喜淨土與不動如來的信心呢?一般而言,無論某個法是否屬於極隱蔽法,只要它對你而言是極隱蔽法,也就是說,只要它不是你有能力用物力正理證明的對境,對你而言,就只能用三察清淨的經典來建立你對它的信心。

然而,要能把三察清淨的經典做為理由,或說要能靠著「信許正因」生起信心,是件有點困難的事。所謂「以信許正因建立信心」的意思,並不是只跟自己說「因為是佛說的,所以要相信」這樣就夠了,它要真正在你心裡產生效果,與物力正因的運作方式完全一樣,同樣都必須具備「因三相」。然而,為何三察清淨的經典可以做為正因,以及它要如何才能真正說服你,要了解這些內容並不容易。

總之,《不動如來會》是佛陀說的。若你讀過其他的佛經,兩相對照之下,會知道它與其他的佛經文風相同;從主題安立與鋪陳的方式來看,也可以推測出它與其他佛經的作者是同一個人。再從譯師的角度來說,把這部經由梵文譯為藏文的譯師,是西藏最有名的大譯師智軍譯師。再看經文的內容,你完全無法提出任何理由證明它有問題。當然,若你能提出任何理由證明經文說的不合理,我們可以再做進一步的討論。

如果某部經既是佛說的,又無法提出任何理由反駁經文的內容,則這部經就是了義經,就必須承許經文的內容是真的。若仍要說它不是真的,就只有兩種可能:要不就是它不是佛的本意,要不就是它雖然是佛的本意,但它是錯的。不過,第二種可能性並不存在,因為佛不可能犯錯。然而,要能證明佛不可能犯錯,必須要有經論的基礎,必須學習《釋量論》第二品,透過物力正理成立一切遍智存在,也要證明佛遍知一切、佛具有大悲心,你才會打從心底確信佛不會犯錯。

至於第一種可能性,要如何成立《不動如來會》的內容是佛的本意?剛才提過,因為它是佛親口宣說的。除非能清楚證明它不是佛的本意,否則就必須承許經文的內容。剛才也講過,一般而言,它與佛的本意相符,又沒有能違害它的理路,因而可以相信這部經的內容是真的。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佛法與對一般的事情,我們似乎有兩套標準。妙喜淨土的這些事情如果是真的,則投生妙喜淨土對我們有很大的利益,也是非考慮不可的事。但我們說:「我不相信。因為我無法用物力正理成立它是真的,也無法用現量成立它是真的,所以我不相信,也不會考慮去妙喜淨土。」然而,它真的是我們貫用的決定方式嗎?我們平常就是這種人嗎?凡是無法用現量與比量成立的事就不相信?凡是不相信的事,就堅決不做?如果你本來就是這種人,那還說得過去,至少你的作法是一致的。但事實恐怕不是如此,很多事情,甚至是明顯沒有任何幫助的事,就算不相信,依舊照做不誤。

近代人很信賴科學,某件事情只要說是某位科學權威講的,立刻不假思索就相信了。但你到底為什麼就相信了呢?科學家透過儀器看到的東西,你也親眼看到了,所以你才信嗎?並沒有。想了解某個國家過去的歷史,於是去看過去的記載,然後就相信了書裡寫的事情;想知道哪家醫院哪個醫生好,你去詢問朋友的意見,朋友說某家醫院好,因為某某人去那裡看病治好了。你聽完覺得可能是真的,接著就付諸行動出門看病了。這是我們一向以來的習慣,就算半信半疑,很多時候我們就先相信了。

同樣地,對於《不動如來會》的內容,如果你可以提出理由,證明它的內容不合理,那又是另一回事;若提不出任何理由證明它不是真的,不妨就用我們一向以來的習慣,就去相信書裡說的是真的。這也是一種建立對妙喜淨土與不動如來信心的方法。

若要用物力正理來建立信心,首先要從總體的角度,以理路成立佛的四身存在與淨土存在。第二步是,既然淨土存在是合理的,佛的身語事業也是合理的,那麼,從個別的角度來說,名為不動如來的佛存在也是合理的,妙喜淨土存在也是合理的。也就是說,雖然很難用物力正理成立某個特定淨土存在,但只要能用物力正理成立「一般而言,淨土是存在的」,就能順帶成立「若說某個特定的淨土存在,是合理的、說得通的」。否則,若能用物力正理成立淨土存在,卻又說極樂淨土與妙喜淨土都不存在,那麼,你又能為這存在的淨土,舉出什麼事例呢?總不能說雖然淨土存在,但舉不出任何事例吧?

我認為,透過佛四身的論述去思惟,或許可以用物力正理證明淨土存在。不過,要透過佛四身的論述證明淨土存在,必須完全了解四諦與空性的論述,也必須相信業果的論述。若相信業果的論述,就能從其中異熟果與主上果的角度切入。從佛來說,佛身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是由福德資糧圓滿而成辦的異熟果,淨土器世間的種種圓滿則是佛的主上果。不過,這段立論要能成立,又必須先成立業果論述裡的異熟果與主上果存在。業果道理中,雖然有些部份屬於極隱蔽法,所以無法用物力正理證明;但大部份的業果道理都可以用物力正理證明它們是真的,就像《釋量論》第二品說:「見種種果故,比知業功能。」此外,宗喀巴大師的《量道匯編》與賈曹杰尊者的《量道匯引》都說,業果道理可以用物力正理證明。

若必須完全用理路成立淨土存在,整個過程是很複雜的。必須先用理路把所有相關的論述都成立起來,才能用理路推論淨土存在。如果你目前還沒有能力用這種純理路的方式建立對淨土的信心,那麼,就只能勉強的方法讓自己相信了,哈哈。但說穿了,只要想想自己平常的作法,似乎也沒有很大的差異吧?那麼,只是在剛開始時會帶點勉強,用這種方法培養對妙喜淨土存在的信心,應該是可行的。

相信妙喜淨土存在,只會對你有益,不會為你帶來任何的危險與傷害,不必擔心。想想看,若相信妙喜淨土存在,生起想要投生妙喜淨土的欲求,你會為此做些什麼?你會去布施、持戒、實修六度,會去觀修隨念佛,這些都是能投生妙喜淨土的因。就算你沒有因此投生妙喜淨土,也會因此獲得很好的所依身。相反地,不相信妙喜淨土存在,只會吃虧,不會佔便宜。這樣說來,即便只是懷疑妙喜淨土是否存在,也都應該著手準備那些能投生的因才行。

或者這樣吧,我們換個角度來討論。雖然妙喜淨土是一個已經成辦起來的淨土,但我們暫時不討論它。我們可以討論看看,某個現在不存在的淨土,未來它是否可能被成辦起來呢?首先,要產生「願我能成辦一個像妙喜淨土這麼好,無論情器世間都很圓滿的淨土」這種心力,是不是可能的?先不管這個人的想法是否正確,總之,透過串習與鍛練,這是心力是否可能產生呢?當然可能!再來,能讓這個欲求成真的因是福德,透過一般的業果道理可知,基本上不論什麼願望要能成真,都必須有福德做為後盾。那麼,生起這樣的欲求後,去累積無量無邊的福德,而後回向這些福德能讓祈願成真,如果這些祈願的內容並沒有違背法性、符合自然的法則,為何就不能成功呢?所以結論是,在這種狀況下,這些祈願一定都會成真。

如果你祈願的內容違背法性、絕無發生的可能性,例如明明已在輪迴投生,卻祈願永遠不死,則你再怎麼祈願都不會成功,因為,只要在輪迴投生就一定會死,這是法性。同樣地,明明已在輪迴投生,卻希望永遠都不會變老,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又或者,你不去斷除煩惱,卻祈願能獲得解脫,則無論你再努力累積福德、再認真回向祈求,你的願望都不會成真,因為它是不符合事實的祈願。既然祈求的內容不違背法性,那麼,就算目前為止它尚未發生,但它可以在將來發生。生起欲求,然後去學習、去累積無邊的福德,它當然可以成真。因此,你無法從自然法則的角度提出任何反對的理由。

若說妙喜淨土的種種圓滿,從自然法則來看它不可能發生,那麼天人的情器世間也很圓滿,它也不可能發生,若是這樣,則人道的受用圓滿也不可能發生。按照這個邏輯繼續往下推,若跟那些生活困苦、一輩子沒見過外面的世界的人描述美國人的生活,他們也會說:「這種事情一定是假的,根本不可能發生。」但是推論至此我們都很清楚,說美國人的生活不可以富足快樂,是很沒有道理的事情。再回頭從業果的道理看這件事情,情器世間的好壞差異當然可以很大,因為曾經造下的善業與惡業的差別非常大,自然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累積非常圓滿的福德資糧,然後回向為成辦淨土的因,最後使得祈願成真,這件事情是可能發生的。

整個推論進行到這裡,得到的結論是:從道理上來說,淨土是可能存在的,這件事情可以用物力正理成立。如果你也同意這個結論,但是你說:「好吧!我同意它有可能發 生,但它只能在將來發生,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發生過。」這句話應該站不住腳。所以,佛經裡描述的這個已經存在的妙喜淨土,它是可以存在的。

也許是因為淨土太好,好到我們的心追趕不上、容納不下,因此而無法相信。同樣地,不相信地獄的人也很多,因為它太苦了,苦到超過我們能夠接受的程度。由於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無法相信。

但是,再想想:不可思議的善業,難道不可能造嗎?可以的!以《不動如來會》第一品的內容來說,不動如來過去還是菩薩時,他造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善業,累積很多不可思議的善因,所以最後感得的就是不可思議的樂果。再從壞的方面來看,有些人造的惡業大到不可思議,這樣的大惡業帶來的結果,便是領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大苦。怎麼樣的業是不可思議的大惡業?舉例來說,聽到有人殺了另一個人,就已經是讓你感到驚心的惡業了;一次殺死一兩百人的惡業,更是令人無法相信。那麼,當年在日本廣島與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剎那間殺死了數十萬人。那樣的惡業,大到令人完全無法想像,人,要怎麼樣才會有辦法讓自己造下那種惡業呢?大到令人覺得難以接納的惡業,當它感果時,也會是苦到令人難以接納的苦果。從這個角度思考,應該也可以稍微成立地獄與淨土存在的可能性。

對於淨土,由於不可思議而感到無法相信的事情有兩個。一個是「淨土有可能存在嗎」,它是從果的角度提出的問題;另一個是「我有可能投生妙喜淨土嗎」它是從因的角度提出的問題。剛才說過,不可思議的果,來自不可思議的因。要得到投生妙喜淨土這麼好的果,就要造下不可思議的善因。我有能力造下那麼好的因嗎?這個問題,留到下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