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喜解惑錄
問題:只靠稱念「不動如來」並發願,真的還有把握往生妙喜淨土嗎?

我過去造業很重、心也常散亂焦慮。只靠稱念「不動如來」並發願,真的還有把握往生妙喜淨土嗎?會不會因為罪重臨終就亂了、被業風一吹就失去機會?

 


回覆:有把握——關鍵不在你「功德存款」多少,而在你是否以「信與願」把心對接佛力,並以稱名作為穩定軌道。此法門本來就是為「容易被外境搖動者」開的直道。核心要點如下:
1. 原理:自力啟門,佛力攝受
名號是如來功德的總持。你以信願稱名,等於把心定位在不動如來的願海上;臨終時即得佛護念,心不隨魔與恐懼轉。重點是「願向妙喜、心不旁騖」。
2. 罪重與散亂,反而更相應
此法門名「不動」,意在令眾生於怖畏、惡業、境界前「不為所動」。越容易被動搖的人,越需要、也越受用這一法門的定向力與護念力。
3. 最低門檻 vs. 最高保障
• 最低門檻:信受此法門、明確發願往生、恆常稱名並迴向。
• 最高保障:臨終願心不轉(哪怕只守住一句佛名),就被攝持往生;不以是否先得深定為條件。
4. 三步對治「業重心亂」
• 如實懺悔:見罪、發露、斷相續——把過去交待清楚。
• 定向稱名:以固定功課「繫心」,把散亂化成節律。
• 事事迴向:將日常善行(戒、施、忍、勤、定、慧)一律迴向妙喜,增上資糧。
5. 實修提要(可立即落地)
• 日課:早晚各10–15分鐘專稱「南無不動如來(南無阿閦佛)」;或108聲起步。
• 願文:每次念後明說「願生妙喜淨土,障緣永離,臨終得佛護念」。
• 急難時:恐懼、疾病、夜夢不安,立刻返照稱名,讓名號成為「一秒回家」的鈕。
• 臨終預囑:事前交代親友,以阿閦佛名號助念;他人若誤念他佛名,你心中仍專繫不動如來即可。

這不是給「已經很厲害的人」的法門,而是給「容易被風浪翻覆的人」的救生索。肯定你的願,守住你的名號,妙喜之門就在你的一聲稱念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