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十方諸佛中,最憐憫關愛女人的偉大佛陀!
他,就是阿閦佛,又名不動如來。
他,是一位發過如此誓願的偉大佛陀——要讓女人們遠離因為女身而受到的一切苦難,要把女人們從所有的苦難中拯救出來!
他所建立的東方妙喜世界,是所有有女人的世界裡女人們生活的最快樂的世界。
女人如果讚歎阿閦佛(不動如來)的偉大功德,供養阿閦佛(不動如來)、向別人宣講東方妙喜世界法門的無量功德,時常唸誦阿閦佛(不動如來)的佛號,可以得到如下的利益:
①孕婦時常唸誦阿閦佛(不動如來)的佛號,可以消除難產的災難。
②墮過胎的女人時常唸誦阿閦佛(不動如來)的名號,可以消除她墮胎的罪業。
根據佛教的教義,墮胎是一種等同於殺人的重大罪業,參與墮胎這種行為的人死後是都要去地獄受苦的。但是墮過胎的女人、如果對墮胎的行為生起懺悔之心,多多唸誦阿閦佛(不動如來)的名號是可以消除這種罪業的。
③正在遭受家庭暴力這種痛苦的女人,時常唸誦阿閦佛(不動如來)的佛號,可以使經常毆打她們的丈夫憑藉如來佛力的加持轉變為非常愛護自己妻子的丈夫,這樣他們就不會再對女人施加暴力了。
④所有的女人時常唸誦阿閦佛(不動如來)的名號,都可以免除遭遇強暴、被性騷擾等困苦。(注:自己起了慾望的心,對方起了慾望的心(如有男子見你漂亮,想強暴你),都可以念阿閦如來,女孩子走夜路的要多念這個佛號)
女人時常唸誦阿閦佛(不動如來)的名號的最大好處,當然就是可以往生到讓女人生活的最快樂,最沒有痛苦的阿閦佛(不動如來)的東方妙喜世界了!
從前有一位比丘,願意修學菩薩行。
廣目如來對他說:“學習菩薩道很難。對所有的人以及飛禽走獸,不得有瞋恚。”
這位比丘決心很大,當即立下不起嗔恚的誓言,所以就稱作“阿閦”,即“無瞋恚”,“無忿怒”的意思。
當時,記:將來在妙喜世界成佛,名“阿閦如來”。
為什麼阿閦比丘在發願時,要強調“女人沒有不淨”呢?
這顯然是他不滿於當時社會上女人所受的不幸。
一般女性修行者發願,都是“來生脫離女身”等,這是因為女性的地位低下及遭受的痛苦而引起的自卑感。
而他的意願卻不同,認為只要解除了女性生理上及生產時的苦痛,女人還是女人,同樣可以修證,有哪一點不如男子呢?
所以阿閦比丘發誓:“世間女人有諸惡露,我成最正覺時,我佛剎中女人有諸惡露者,我為欺是諸佛世尊。”據《阿閦佛國經》說,等到他成佛時,“阿閦佛剎女人,妊身產時,身不疲極,意不念疲極,但念安穩。亦無有苦,其女人一切亦無有諸苦,亦無有臭處惡露。”
在阿閦佛國土,女人懷孕與生產,沒有任何痛苦,所以舊時女子分娩前,多有祈求阿閦佛保佑母子平安。
阿閦菩薩成佛時,放光,動地;一切眾生都不吃不喝,不覺得疲倦,互相和睦、尊重,天上與人間,都沒有慾念;阿閦佛的光明,照遍了大千世界。
阿閦佛的國土非常莊嚴:
高大的七寶菩提樹,微風吹出和雅的音樂;
沒有三惡道,沒有疾病;
沒有犯罪;
大地平正,沒有山谷瓦礫,樹上有自然香美的飲食,任意享用;
沒有國王,以阿閦佛為法王。
阿閦佛涅盤時,化身遍佈大千世界說法,為香象菩薩授記作佛,名金色蓮華,現各種瑞相,自身出火闍維,金色的舍利,有吉祥相。
阿閦佛土是初期大乘創造的“東方妙喜世界”,要比後來大乘佛教創造的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早些。
阿閦佛(不動如來)
阿閦佛,梵名Ak2obhya-buddha。音譯為阿閦,或譯為阿閦鞞佛、阿芻鞞耶佛、惡乞芻毗也佛。義譯為不動佛、無動佛、或無怒佛、無嗔恚佛。
依據《阿閦佛國經》捲上記載,過去東方去此千佛剎,有阿比羅提世界,大目如來出現其中,為諸菩薩說六度無極之行,其時有一菩薩,於聞法後發無上正真道意,發願斷嗔恚、斷淫慾,乃至成最正覺,大目如來歡喜而賜號阿閦。
同時也可以解說為:不為嗔恚所動,所以或譯為“不動”。
阿閦佛東方妙喜世界
阿閦佛東方妙喜世界,距此娑婆世界東去十億恆河沙。昔大日如來在阿比羅提世界廣宣六度無極之法,化度無量眾生時,有阿閦菩薩聞法欣樂,發五十大願,經歷劫修行,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成就的佛國淨土。
彼淨土有無量無數聲聞弟子及諸大菩薩,而以香象(又譯為眾香手)菩薩、寶英菩薩而為上首,是為繼阿閦佛成佛的補處菩薩。
又《維摩詰所說經》中之維摩詰菩薩亦為彼淨土之補處菩薩。
昔日曾為金粟如來,為化道眾生故,特現居士身來此娑婆世界,助釋迦牟尼世尊弘揚佛法。
一生補處之眾香手菩薩,繼阿閦佛之後在彼土成佛,號金蓮如來。
阿閦,又稱阿閦婆、阿閦鞞,譯為不動、無動,又譯為無瞋恚。
東方妙喜世界,國土平整,無高山、礫石,天氣不冷不熱。
所居之人,形體莊正,皆行善事。
人們想吃什麼,食物即隨所念呈現於面前;不想時便隨即消逝。
衣從樹生,華麗而柔軟。
所居精舍皆七寶所成,床亦如是。
生活美好無憂無慮,與忉利天人等無有異,天人皆厭天而樂人間。
彼土有七寶所砌寶階,與忉利天相接,天人往來甚為便利。
人們不羨天人而樂人間,緣為人間有阿閦佛在之故,天人亦如是。
往生東方妙喜世界之條件
廣修六度善行和般若空觀,持願生彼佛剎。
誦經、禮拜亦可往生。
所居之人皆證果阿羅漢、菩薩等眾。
無有退心,能疾速成就。
勸生阿閦佛剎之經典,還有《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該經雲:若能受持讀誦依經修行,命終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乘六牙白象來迎接此人,往生東方不動佛國。
另外,《拔濟苦難陀羅尼經》(異譯《勝福往生淨土經》)亦有阿閦佛(不動如來)所說救濟苦難陀羅尼,以饒益眾生。
在其他勸生彼國和勸供阿閦佛之方法者,如《維摩詰所說經》之《見阿閦佛國品》勸生彼國;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安立壇場章》亦說:“於場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象。應於當陽,張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象,兼金剛藏,安其左右……”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亦云:“爾時行者聞普賢說,深解義趣,憶普賢教正心正意,漸以心眼見東方佛,身黃金色,端嚴微妙……”;“爾時行者復更懺悔,遍禮十方佛。禮十方佛已,普賢菩薩住其人前,教說宿世一切業緣,發露黑惡一切罪事,向諸世尊口自發露。既發露已,尋時即得諸佛現前三昧。得三昧已,見東方阿閦佛及妙喜國,了了分明……”等等。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中亦說有遍禮十方佛,而以東方阿閦佛作為首位佛應供之法。
修持東方妙喜世界阿閦淨土的,有則傳記:
《三寶感應要略錄》捲上第二十一《釋雙惠圖造阿閦佛像感應》載:
隋開皇中,有釋雙惠,不知何處人。
一生期不退轉位,圖阿閦佛像一十體,又造同像一十二體,長三尺立像,專心祈請感應。
夢感二人僧(一人自稱日光,一人自稱喜闢),向雙惠曰:“汝識阿閦佛本願不?”
答曰:“粗知。”
二僧歡喜曰:“善哉如汝,在濁惡世中,歸依阿閦佛,於一生中入不退位,得生歡喜。”
覺已彌念。
臨終啟眾曰:“吾今往生歡喜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