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喜宗法門
不動佛咒考

不動佛咒的巍巍功德浩浩無窮,自毋庸在下多言,為求正確發音,很多人辛苦考據探究,成果豐碩。特別是自從網上一佛乘大德的考據鉅著《咒文還原—「不動如來(阿閦佛)陀羅尼」 》問世以來,大德的梵文定稿已成結論性的文字,在梵文愛好者圈內無人提出異議。因為大德的考據資料極盡翔實,細緻入微,條分縷析,入木三分,鞭辟入裡。似乎末學再說三道四都是多餘。但在確鑿論據的情況下,為眾生利益故,提出隱藏的、事關重大的問題,以求確正,也是佛弟子所應為!故不揣冒昧,聊發數語,與一佛乘大德商榷。

大德的梵文結論是:

大德似乎忽略了一個細節:玄奘大師的譯本,唵字之後第二句是:“嚕折尼”。

關於其中“折”字的發音,在唐朝,在玄奘大師所有咒語的譯音中,都不是發“ca”的音,而是發“ja”的音。如: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裡,玄奘大師翻譯的“地藏菩薩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裡,有“伐折洛”一詞,對應的羅馬音標就是vajra,“折”字發“j”的音。另外,無論不空三藏、善無畏三藏,或金剛智三藏的翻譯中,“折”字都是發“j”的音。此足以證明“折”字發“j”而非“ca”的音。也就是說,這個詞如果按照唐朝普遍的漢梵字音標對照體系,就應該翻譯成“rojani”或“rujani”。(翻譯成“rocani”的概率較少,但並不是沒有可能)。查詢辭典發現果然有這兩個詞,而且意思與咒義完全吻合,那就是:破壞之王,粉碎之母!見圖片:

而且,從詞義上講,rujani與後面兩個詞:trut.ani(破壞之尊)和tra’sani(威懾之尊),意思接近。則Rujani、trut.ani、tra’sani,這三個詞構成一個完整的意思,那就是:不動如來的化身極其暴惡,是粉碎之尊、是破壞之尊、是恐怖的威懾之尊。這三個詞的意思完全一致,描述的是一種暴惡和即將進攻的特徵。

rocani的意思是光輝,含有愉快的、令人愛的、欲樂的、喜悅的光明。也可以作為一個版本,但究竟用這個詞的用意何在,目前還在考據中。但因為有較多版本採用rocani,也不能說就不存在rocani的可能性。行者可自行選擇。

    另:藏傳的發音是“嚕匝尼”,在藏語裡,“c”與“j”發音非常接近,都發“匝”的音,如:藏語對vajra一詞的發音就是“班雜兒”,可見其對“j”的發音即是“雜”。所以,也可以認為藏傳的版本:“嚕匝尼”是“rojani”。

綜上,從考據Rujani的合理性,可以考慮增加此詞版本的可能性。

其後,是展開清除和殺戮!以命令的語氣下達:對於我在無始劫裡所做的業,相續的業(業果、定業、及無間業),展開清除!將其逐個消除,逐個消除,絲毫不留!pratihana pratihana  Sarvakarma-parm.para’n.i me  sva’ha’

如此,這個咒的結構就可以明瞭:先是不動如來的四個暴惡特徵,然後是命令語氣,命令此四個特徵的本尊,對我無始劫來的宿業、相續業進行清除。在命令語氣時是一貫的“先命令列動,再告知針對的物件”的語序:次序是:1:全部清除(pratihana,含有各個擊破、殺死的意思。重覆一遍)、2:一切相續業sarvakarma param parāṇi 、3:我的 me。

Sarvakarma-parm.para’n.i me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我在無始劫裡所做的業,相續至今的業(及業果業報)。另一種解釋是:無間業。即五無間業,佛教術語。所謂“五無間業”即五種之大惡業,此惡業決定受極苦之果,更無餘業餘果之間隔,故名。又造此惡業者,由此命終即墮地獄而無間隔。故名“無間業”。

何謂“五無間”?《俱舍論》云:“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九卷四頁云:無間業有五種。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和合僧。五、起惡心出佛身血。凡造無逆罪者命終必定墮入地獄而無間隔。故名“無間業”。又《地藏菩薩本願經·觀眾生業緣品》以、五義解釋無間:(一)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歇絕;(二)身形遍滿無間,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罪器叉棒,鷹蛇狼犬,鐵網鐵繩,飢吞鐵丸,渴飲鐵汁,苦楚相連,更無間隔;(四)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天龍神鬼,罪行業惑,悉同受之;(五)從初入時,執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參見《佛光大辭典》第三版,[五無間])。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禮敬不動如來應正等覺。受持此呪。先所造作五無間業。四重十惡毀諸賢聖。謗正法罪皆悉除滅。臨命終時彼不動佛。與諸菩薩來現其前。讚歎慰喻令其歡喜。復告之言今來迎。應隨我往所從佛國。彼命終已。決定往生不動如來清淨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