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法會座中有一位菩薩,名叫信解脫。他在過去無數劫前,曾是一位緊陀羅王。他居住在須彌山以北,經過琉璃山,再往北經過小鐵圍山,小鐵圍山北邊有一座大黑山,緊陀羅王就在那裡統治教化。
在過去無數如恆河沙般的諸佛出世時,緊陀羅王都未能見到佛陀,也沒能聽聞佛法,那裡沒有聖賢僧眾教化,也沒有日月星辰的光明照耀。然而,由於他過去世所積累的福報,他居住在由七寶製成的宮殿裡,壽命非常長久。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他在人間時,遇到一塊值得種福的「良田」——一位大長者正在建造佛塔和廟宇。這位緊陀羅王當時布施了一根剎柱,幫助廟宇建成。他又用乾淨的食物布施給那些工匠。
後來,他壽終命盡,成為了一位「胸臆神王」,居住在兩座山中間,自然生成了七寶宮殿和房屋。
他過去在人間時,財富無量。有一次,一位沙門(比丘)在中午時分拿著鉢來乞食,他的妻子見到沙門在門口乞食,便拿著飯菜布施給他。長者(也就是他自己)看到妻子布施飯菜給沙門,心生瞋恨,說:「這個乞丐是誰,竟然盯著我的妻子!應當讓這個人手腳殘廢!」
因此,他壽終之後便受了這個醜陋的果報,在八十四劫中,都沒有手腳。
在他做人時,也曾學習仙人道法,在深山中誦習法術,能夠移動日月,把夜晚變成白天,把白天變成夜晚。在呼吸之間,能吐出金銀七寶;能使枯樹長出枝葉花果;能使海水乾涸;在火中不被燒傷;身體能飛行;眼睛能透視萬物並能憶起自己的前世;能知曉他人的心念;耳朵能聽聞遠方的聲音;他有五百名眷屬和弟子。
當他聽說有佛陀出世,佛號為清淨光如來,這位佛陀是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他說的微妙佛法,從開始、中間到結尾都非常善妙,大慈平等,功德難以衡量。
於是他帶著眾弟子從深山中飛出,在經過一座王宮的後花園浴池時,看到了許多宮女在池中洗浴。我(緊陀羅王)和弟子們飛下來,見到這些女子,心中生起了染著和愛慕的念頭,因此全部失去了神通,從空中掉進了園中。那時我心生瞋恚,於是來到佛陀這裡求助,因為我失去了神通。
當時,那群宮女見到五百個男子都掉進了園中,立刻進宮稟告國王。國王命令左右衛士:「把那些人帶來,我想要問問他們。」衛士們很快就把他們帶到國王面前。
國王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他回答:「我們是在山中學仙的道人,在山中誦習法術,能移動日月,把夜晚變成白天,把白天變成夜晚,乃至於耳朵能聽聞遠方的聲音,共有五百名眷屬和弟子。我們聽說有佛陀出世,佛號為清淨光,便帶著弟子從深山中飛出,在經過王宮後花園浴池時,見到宮女在池中洗浴。我及弟子們飛下時,心中生起染著和愛慕的念頭,因此失去了神通,掉進了園中。」
那時國王告訴他們:「你們在深山中學仙道有多久了?」
他們回答:「二十二個小劫。」
國王又問:「你們積累了這麼長的劫數來學道,心應該如死灰般不動不搖,為什麼還會因為產生欲念而失去神通呢?」
他回答:「我們原本以為所學的道法才是真正的,神通靈異是第一,可以自在地飛行升降,所思所想都能成就。沒想到今天突然失去了道力,我們對聖明的國王感到慚愧,願意接受國王的刑罰。」
國王告訴他們:「你們原本學道二十二個小劫,形體枯槁,心靈疲憊,但所學的並非真實之道,就像愚蠢迷惑的人在空中尋求珍寶一樣,在真實的法義中,你們並沒有獲得實相。你們所尋求的師父,也就是如來等正覺者,就在附近的岳跱山中。我會帶你們去見佛陀,如果佛陀有所說法,你們應當遵奉執行。」
那時,國王立刻備好了用羽毛和珍寶裝飾的車輛,具足五種禮儀,帶著自己的眷屬和五百名仙道學人,前往岳跱山。國王下車,解下佩劍,收起車蓋,以步行方式來到佛陀所在之處,頂禮佛足,然後坐在一旁。
那時,國王在稍後退坐後,上前對佛陀說:「這五百人,在山中學仙二十二個小劫,聽說佛陀出世,想來拜見,但在飛過後宮時,因為貪著欲愛而失去了神通。希望世尊能為他們說微妙的佛法,讓他們能夠恢復過去的五種神通。」
佛陀告訴國王:「這五百人所修行的善根,最終會因行為不當而成辦後又壞敗,終究無法徹底究竟。他們過去曾是一位長者,當有比丘來乞食時,他心生瞋恚,說:『讓你們沒有手腳。』因此在無數劫中,成為了『胸臆神王』,居住在巨大的鐵圍山和黑山中間,雖然有福報,但卻沒有光明照耀。過去在人間時,他曾布施一根剎柱給人。由於布施的功德,他曾遇到一位辟支佛,後來投生為人身,在山中學仙,但因欲念熾盛而再次失去了神通。這個因緣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並非只是現在才發生。
這五百人,在這一世壽命結束後,都將投生到無怒佛那裡。那位佛陀將會為他們宣說『生、老、病、死』的十二因緣,以及『苦、集、滅、道』的四聖諦。他們都會證得這些果位。」
佛陀說完這番話時,國王心意開解,也樂於發願往生到無怒佛的淨土。那時,國王和五百位仙人,便從座位上起身,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經文】
《菩薩處胎經緊陀羅品》第三十
爾時,座中有菩薩名曰信解脫,過去無央數阿僧祇劫為緊陀羅王,須彌山北過琉璃山,琉璃山北過小鐵圍山,鐵圍山北有大黑山,緊陀羅王在中治化。過去無數恒沙諸佛,亦不覩見亦不聞法,亦無有聖眾教化,無日、月、星辰光明所照。由昔積福一施之報,居在七寶宮殿壽命極長。何以故?本在人間值遇良田,有大長者造佛塔廟。此緊陀羅布施一剎柱成辦廟寺,復以淨食施彼工匠,壽終命盡作胸臆神王,在兩山中間,自然七寶宮殿屋舍。昔在人間居財無量,有一沙門中時持鉢乞食,婦見沙門在門乞食,即擎飯施與。長者見婦與沙門食,即便瞋恚:「此何乞人瞻視我婦,當令此人手脚破壞。」壽終之後受此醜形,八十四劫恒無手足。在人間時學仙人法在深山中,誦習呪術能移動日月,以夜為晝以晝為夜,呼吸之頃能吐出金銀七寶,能使枯樹悉生枝、葉、花、果,能使海水消竭,在火不燒,身能飛行,眼能徹視自識宿命,知他人心,耳遠聞聲,眷屬弟子五百人。聞佛出世,佛名清淨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微妙法初、中、竟善,大慈平等功勳難量。我將諸弟子從深山出,飛行經過王宮後園浴池,見諸采女在池洗浴。我及弟子,下見婦女生染愛心,皆失神足即墮園中。時我瞋恚故來求佛,失我神足。時采女眾見五百丈夫盡在園中,尋入白王,王勅左右:「將彼人來,我欲問之。」尋將詣王。王問言:「卿等何人?」答曰:「我等在山學仙道人,山中誦習呪術,能移動日月,以夜為晝以晝為夜,乃至耳遠聞聲,眷屬弟子五百人。聞佛出世佛名清淨光,我將諸弟子從深山出,飛行經過王宮後園浴池,見諸采女在池洗浴。我及弟子,下見婦女生染愛心,皆失神足即墮園中。」時王告之曰:「汝等在深山學仙道來為久近耶?」答曰:「二十二小劫。」王復問曰:「積劫學道心如死灰不動不搖,云何欲心而失神足?」答曰:「本謂真道神靈第一,踊沒自在所念皆成。不圖今日忽然失道,慚愧聖王隨王刑罰。」王告之曰:「汝本學道二十二小劫,形枯心疲所習不真,如愚惑人空中求寶,於真際法不獲實相。汝所求師如來等正覺者,近在岳跱山中。我當將汝等往至佛所,若佛有所說當奉行之。」爾時大王,即嚴駕羽寶之車具五威儀,將諸眷屬及五百仙學人等,往詣岳跱山。王即下車解劍去蓋,却五威儀步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國王須臾退坐,前白佛言:「此五百人,在山學仙二十二小劫,聞佛出世欲來見佛,飛過後宮貪著欲愛即失神足。唯願世尊,與說微妙之法,當令還復五神通道。」佛告大王:「此五百人所行善根,成便壞敗終不究竟,本為長者,比丘乞食瞋恚言:『使汝無手足。』無數劫中作胸臆神王,在大鐵圍黑山中間,雖復受報日月所不照,先在人間以剎柱施人。以一施之惠與辟支佛,後得人身於山中學仙,欲心熾盛還失神足,此緣久有非適今也。此五百人於今世命終,皆當生無怒佛所,彼佛與說生老病死十二因緣。苦無苦、本集、滅、道果。亦復如是。」佛說是時王意開解,亦樂欲生無怒佛所。爾時國王及五百仙人,即從座起禮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