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舍利弗。東方去此眾德世界度千佛剎。有世界名曰妙樂。其國有佛。號曰阿閦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曰眾祐度人無量。
其有得聞阿閦如來名號者。捉持諷誦嘆說其德。復勸他人令學諷誦。爾時波旬將四種兵。來詣佛所而作是語。寧使捉持餘千佛名。亦勸他人令使學之。不使捉持阿閦佛名。其有捉持阿閦如來名號者。我終不能毀壞其人無上道心。我亦當能毀壞斯等無上道心。佛告魔言。汝能毀壞誰之道心。魔言。其求大乘捉持阿閦如來名者。我心則生愁憂熱惱。如我今日復得熱惱。用聞阿閦如來名故。魔言。亦復有眾生其數甚多捉持餘佛名號者。我或當能毀壞其人正覺道心。佛告魔言。汝莫愁憂懷於惱結。汝終不能毀壞此等無上道心。魔波旬言。有何因緣。佛告魔言。汝為隱蔽歸命諸佛功德之行。所以者何。阿閦如來自當觀視擁護其人。
時舍利弗即白佛言。波旬今日於如來前。云何欲作師子之吼。欲破眾生正覺道心。其有眾生捉持阿閦如來名者。及餘一切諸佛名號。魔審當能毀壞其人正覺心乎。佛告舍利弗。我今觀覩諸眾生。其有捉持諸佛名者。若有呵罵誹謗之者。斯人則為造大惡行。致無量罪入阿鼻獄具受眾苦。舍利弗言。有誹謗經者其數幾許。
『佛言。十方諸佛為諸眾生廣說法時。皆先讚嘆阿閦如來名號功德。』眾生聽聞其功德者終無厭足。若有眾生得見如來聞其功德。未曾有能謗此經者。諸佛如來不於五濁弊惡之時興出於世。如我今者。於此忍界下劣叢殘諸眾生中而作佛也。阿閦佛國嚴淨最好終不爾也。當知舍利弗。斯尊法輪隨次分布丘聚國邑。若族姓子。若族姓女。一心信行當廣宣傳此諸經法。當知舍利弗。聞此經者。誹謗輕毀所受之報。汝今諦聽。舍利弗言。諾當善聽。佛言。犍陀梨國謗此經者滿百千人。造斯惡行當墮阿鼻大泥犁中。次復北方國名罽賓。其國經法興盛久住。而此國中五百千人謗此經法。此眾生輩死墮阿鼻大泥犁中。舍利弗。於眾聚中當有共謗此經者。有八萬人墮阿鼻大泥犁中。東方少有信斯經者。多造阿鼻泥犁行。有百千人死入阿鼻大泥犁中。南方二百千人。當謗此經死入阿鼻大泥犁中。西方有百萬人。當謗斯經死墮阿鼻大泥犁中。當知舍利弗。緣覺智慧不能度量如來之智。況諸聲聞及諸眾生未成道果。為生死水所漂流者。欲度如來智慧功德。未之有也。夫黠慧者當自思惟。諸佛功德不可限量。諸佛智慧不可思議。諸佛已成一切種智三達無閡。而我痴冥無有是智。諸佛已成一切智者。自當知之我所不了。若我不了。不當謗毀四句一偈。何況謗毀斯大尊經。造斯大罪眾惡行聚。無央數劫。當在阿鼻大泥犁中於彼止宿。是故舍利弗。若族姓子族姓女。當作是意。我今乃聞此大尊經而不誹謗。乃卻阿鼻一劫之罪。我等今當自慶歡喜興大踴躍。緣此之故無央數劫常當與此大法共俱。
㊣㊣㊣
「阿閦如來」的三大願及「二佛二土 」的願行特色?
不動如來,也就是阿閦如來,梵文稱為Akshobhya,原意為不受動搖。在藏文中,此佛有兩個名號:mi bskyod pa與mi `krugs pa,前者意即「不動」,后者意為「無惱亂」、「無嗔害」。一般來說,這兩種用詞會用來指涉該如來的不同形象:前者專指其報身像、後者指其化身像。
不動如來的名稱與願行
一般來說,一位佛菩薩的名號,與其修行的內容、初學時發的願、立下的目標,有明確的關系。而根據《阿閦佛國經》的記載,不動如來之所以名為「不動」,就是因為他在初學時發的願所致。
《阿閦佛國經》第一品中,記載了不動如來最初發心學習時,所發下的一系列大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瞋怒」的願。經中記載,當時會上的廣目如來告訴大眾,成佛之困難處,就是修行者要避免對任何眾生產生憤怒、嗔恨的情緒,此時還作為初學者的不動如來毅然決然發願:「大德世尊!我今發此一切智智妙心,回向、究竟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今日起,乃至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於少眾生起忿怒心、害心,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邊、無量、不可思、不可量一切現在說法大師諸佛世尊。」
因此,在一些資料(諸如《海龍王經》)中,此如來也被稱為「無怒佛」,除了此最根本的大願之外,不動如來的一系列大願,基本上歸類在三個系列:
第一、修心願
第一系列的願中,大多該菩薩祈願自己修行的過程中,不與任何煩惱、低劣的心態相呼應,該經的藏譯本《不動莊嚴經》中說:
大德世尊!我今發此一切智智妙心,回向、究竟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今日起,乃至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於少眾生起忿怒心、害心,或與瞋恨相應若有一步遠離一切智心若發聲聞心或獨覺心
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邊、無量、不可思、不可量一切現在說法大師諸佛世尊。
根據該經的記載,正式在此菩薩發下這樣的大願後,諸菩薩才贊嘆其為「不動」:
「舍利弗,以是之故,此比丘號為不動,時廣目如來應正等覺隨喜此號,告比丘言:「善哉!善哉!比丘!汝修菩薩行時得如是名,比丘!汝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等覺時,佛名亦如是、號為『不動』。」
第二、威儀願
第二系列的願,與行者本身在修行的過程有密切關系。跟其他諸佛相比,不動如來所發下的願很有兼容並蓄的特性。其涵蓋了從聲聞僧團的頭陀行、在家修行的六念處與珍重三寶,到大乘行者的說法辯才、布施供養、互相禮敬等內容:
若步步不與念佛一切智心相應若生生出家不住阿蘭若、不乞食、不著糞掃衣、不一坐食、再食不食、不節減食、不住塚間、不安止樹下、不常坐、不隨所而坐、不持三衣、不著弊衲衣、不少欲、不厭足、不求法、不喜法、不敬法、不守法、不說法,不誓修學功德,修頭陀行世世出家若不說法、不成就無礙辯才、無量辯才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邊、無量、不可思、不可量一切現在說法大師諸佛世尊。
第三、圓滿國土願
第三系列的願,則以圓滿成佛之後的國土作為主要表現:不動如來發願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說他人的過失、不失精等內容,以願當來自己的國土能夠清淨圓滿:
世尊!我修是行,令我圓滿証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之佛土,究竟一切廣大清淨,令我圓滿証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之佛土畢竟清淨、一切功德圓滿嚴淨世尊!我修是行,令我圓滿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之佛土若我圓滿証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土中,若有女人有女人過,如今女人之女人過,我必不得圓滿証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且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邊、無量、不可思、不可量一切現在說法大師諸佛世尊。
二佛二土(不動佛、阿彌陀佛)的願行特色
不動如來作為東方世界的教主,《阿閦佛國經》則描述此如來及其世界的根本經典,常常會被拿來與西方世界的阿彌陀佛與《無量壽經》相對。根據印順法師的研究,在大乘佛法歷史的發展中,「對二佛二土的信仰,是相當重視與流行的。」
二佛在方位上,位列東、西,可以說他們象征的是相對而連接的重要意涵,從願力上來看,不動如來表因,彌陀如來表果。根據《無量壽經》中的記載,阿彌陀佛發下的願力,都是建立在「設我得佛」的大前提下,也就是說,其大願都以成佛之後,自己的國土狀態、菩薩成就等各種狀況作為目標,這是屬於果(成佛)的範疇。
相對來說,不動如來的願文內容,都是「從今日起乃至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大願關注的,是從現在開始,到成佛為止的各種修行過程,這是屬於因的范疇。
而在經典歷史上來看,不動如來與《般若經》有較為密切的關系,不但東方國土但說第一義諦的精神,與般若經相應,不動佛國也有許多菩薩,是在釋迦牟尼佛宣說《般若經》時,前來此世界的。最有名的包括維摩詰居士,還有諸如「轉女身菩薩、賢王菩薩、現意天子菩薩。」
相對於重智的《般若經》系,彌陀如來則與重信的《華嚴經》係有較為密切的關系:華嚴經系在論述十方佛後,最後往往都會強調導歸彌陀為主的一佛一土,不但普賢十大願的修行是如此,諸如《般舟三昧經》、《法華三昧經》等注重「觀佛」法門的經典,也往往以阿彌陀佛作為十方佛的主要代表,或是導歸的去處。
可以說,不動如來法門的核心是以「智」和「行」作為綱要,而彌陀如來則是以「信」和「願」作為核心,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彌陀法門較為通俗、易懂,自然在流通上有許多經論與祖師推崇,但同時也產生不少夸飾、迷信的問題,受到《諸法無行經》、《灌頂經》、《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的批評與糾正。
正因為其「智」、「行」的難以超勝,所以在《稱揚諸佛功德經》中說:「十方諸佛為諸眾生廣說法時,皆先讚嘆阿閦如來名號功德。」連魔王都害怕此名號:「寧使捉持餘千佛名,亦勸他人令使學之,不使捉持阿閦佛名。其有捉持阿閦如來名號者,終不能毀壞其人無上道心。」因為「阿閦如來自當觀視, 擁護其人。」
不動如來的法門功德,不但只是針對往生後的救度,更重視「從今日起」的修行魄力和對般若智慧的追求,是大乘法門在現世生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