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時受菩薩戒願心與行心時,一般會唸誦《入行論》這兩首偈頌:「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復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透過唸頌在內心策勵自己:就像過去諸佛在最初時如何發起菩提心、中間如何學行菩薩學處、最後如何成佛而利益眾生,我也要那樣去做!同樣地,在研閱《不動如來會》時也應該這樣想:「我要跟不動如來一樣,他在最初發菩提心時生起多大的心力、依此而做了多少的實修、由此而成辦了多麼圓滿的剎土、為眾生帶來多大的利益,我也要那樣做!我也要發起菩提心、學行菩薩行、成佛以利益一切眾生!」其實,佛陀主要也是為這樣的所化機而開示這部經。
然而,一般人對菩提心的認識大多很侷限。沒學過經論的人當然不用說,就算學過經論,講到菩提心,大多隻會想到要欲求利他,例如會想到要透過七因果與自他等換教授來修菩提心,卻不太重視菩提心的另一個欲求「欲求菩提」。但佛教經論談到菩提心時,對這兩種欲求都很重視,《現觀莊嚴論》對這兩種欲求分別做了廣說與略說,而最廣的說明是在《華嚴經》。總之,修學菩提心,一方面要以佛的每一項功德為所緣,鍛練「我也要跟佛一樣」的希求心;另一方面也要以每一個有情為所緣,鍛練「願一切有情離一切苦、得一切樂」的希求心。由上可知,談到一切,例如一切佛功德、一切有情、一切苦、一切樂時,不要用模糊的概念一筆帶過,必須一一思惟其中的細項。以欲求利他來說,要仔細想著每一位有情的每一種苦、每一種樂,然後練習生起「希望有情能離開這一種苦、獲得那一種樂」的心。這樣一來,這種思惟要練習的內容就會變得非常廣,這也是為什麼經論會分別從廣說與略說兩種角度,說明如何實修這兩種欲求。
欲求是想要得到,它與藏文མོས་པ།勝解的意思相同,也與我們常說的祈願有密切的關係。如果內心不想要,唸誦再多的祈願文都不算數,有口無心的祈願文不是內心的希求,只是口頭上的文字。練習擴大內在的希求,就是練習廣大地發願;修習欲求菩提與欲求利他,與練習祈願、鍛練菩提心是一樣的意思。在《不動如來會》裡,不但可以看到不動如來過去在菩薩位時,發下的很多分別屬於欲求菩提與欲求利他的祈願,同時也可以知道依於這些廣大的發願,使得不動如來成佛後擁有非常廣大的各種功德。
欲求菩提與欲求利他都是欲心所,在欲求利他起現行時,與欲求菩提相應的心王被稱為菩提心。在這部佛經裡說,淨土的諸多功德是依於這些希求或說祈願而成辦的,換句話說,這部經闡釋的重點是,菩提心成辦了佛功德,菩提心是佛色身的印跡。由此可知,《不動如來會》的內容有助於某一類所化機串修菩提心。不只如此,對另一類所化機而言,學習《不動如來會》的好處是:由於妙喜淨土是一個已成辦的淨土,研閱這部經可以瞭解投生妙喜淨土的各種好處,以及投生妙喜淨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