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喜宗法門
不動佛

阿閦佛(梵文: ,Akshobhya,藏文:Sangs-rgyas mi-vkhrugs-pa;「閦」音 「觸」),又名不動佛、無動佛,五方如來之中的東方佛。據《阿閦佛國經》云,阿 閦佛在成佛久遠之前,曾侍奉大目如來(又譯廣目如來),示而萌發「對眾生不起瞋 恚」的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即於東方妙喜世界成佛。[1] 即便為人所怨恨,也不退 轉,不為嗔恚而動,是為「不動」。與「不動明王」有區隔。阿閦佛,為大乘佛教信 仰中,東方妙喜世界的佛陀,地位等同於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著名的維摩詰居 士即是出自妙喜世界。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非常莊嚴,有高大的七寶菩提樹。阿閦佛信 仰與阿彌陀佛信仰皆起源於大乘佛教早期,不過同屬大乘的漢傳佛教中,另外一位東 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較為人知。在藏傳佛教與密宗信仰中,阿閦佛是金剛界五智如來 (五方佛)中的東方如來,代表「大圓鏡智」。

最早有關阿閦佛的漢語佛經是公元 147 年由東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法師譯成漢語的 《阿閦佛國經》,這部經也是已知最古老的淨土經典。最近在巴基斯坦發現了用犍陀 羅語書寫的,涉及到阿閦佛的佛經殘卷,它們屬於早期的大乘佛教,書寫時間在公元 1 世紀末和 2 世紀間。阿閦佛心咒則是阿閦佛信仰者持誦以求得渡的經典。

大寶積經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阿閦佛在不同的經典中也被譯為阿閦鞞佛、阿芻鞞耶佛、惡乞芻毗也佛、無怒佛、無嗔恚佛。

不動佛之功德利益簡介

不動佛又名阿閦佛,身藍色、左手持砵、結「觸地印」,為降服諸魔。不動佛也代表五 智的「法界體性智」,對治五毒中的「嗔」。不動佛為東方妙喜淨土教主,不動佛在因 地時發 下大願,「不對一切事物生嗔恚」,故名「不動」。禮敬供奉及勤修禮讚不動佛 法軌心咒,可降魔滅去深重罪業,並令諸魔一切鬼神及諸煩惱業障無能障礙行者,使行者無災無障安穩吉祥。修此本尊法對於淨化業障具有特別殊勝之功德力。佛陀云:持 此本尊咒一遍可以消除一百劫之生死重罪。此本尊法傳統上用於為往生者消業 超渡,或為在世罹患重病者消除疾病具有特別大的功德力。

此陀羅尼咒的功德:

1.如果誦一遍,則能使所有惡兆、惡夢都不存在。

2.若恆常持誦,那麼接連不斷出現的所有業障都清淨。

3.三時念誦,五無間罪也能清淨。

4.如果繕寫此咒帶在身上,則永遠不會出現非時橫死。

5.無論是飛禽走獸或非天,在任何生耳邊念誦,它都不會入惡趣。

6.生死後,念誦他的名字而以慈悲心持誦一百遍或一千遍或十萬遍,那麼即便是已轉生 到地獄的生也能立即解脫。

7.無論是對著土、芝麻、芥子或水任何一物念誦撒到死者的屍體上或作沐浴後焚燒,或 裝在佛塔中,或者繕寫此咒帶在死者頭上,哪怕他已經入了惡趣,也必定在七日解脫, 轉生到善趣或者如願投生。

8.三十日清淨沐浴換上乾淨的衣服,不進餐或者食素,邊轉繞具有舍利的佛塔邊念誦死 者的名字。如果誦十萬遍此咒,則能使已轉生到惡趣的亡靈解脫,往生到淨居天界後, 到修行者面前,現身供養、轉繞,賜予善哉後消失。

9.或者書寫死者的名字,誦陀羅尼咒作十萬尼塔小像,以傘、幢幡等供養而入大海或江 河裡,則能使亡者從地獄等處解脫出來。

10.或者最後在十字路口造大佛塔,以傘等供養,也為僧供齋,再以供品精心供養,口 中說「願此成為某某的善根,願他轉生善趣」,如此一來,他也會轉生在那裡,之後現 身等如前一樣。

11.即使是造五無間罪、法罪、謗聖者的生,在臨終如果見到牆上寫著的這一陀羅尼咒, 也能清淨他的一切業障,那麼真正念誦就更不必說了。

12.持誦此咒者,如來降臨說「善男子到我身邊來」。

三、在此咒的美字後面加薩瓦薩,意思是說要如上一切生的名稱。應當明白,如果為了某一生,也要在那裡加上他的名字。

大寶法王開示 「不動佛」是屬於事部瑜伽的修法,事部瑜伽特別注重戒律,要素食而且蔥、蒜、蛋等都不能吃。所以今年的祈願法會,尤其是對顯教弟子在飲食上會非常容易,是沒有蔥等的素食。

東方不動佛心咒《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相傳本師釋迦牟尼佛時代有許多龍類前往聞法。這些龍在迦葉佛時代曾經是出家人,由於破戒才投生為龍。為此,慈悲的佛陀化現為不動佛的形相,開示這個淨罪法門。

往昔於過去此東方千佛剎,在《阿閦佛國經》卷上記載,阿閦佛於因地時,在東方 有阿比羅提(Abhirati,譯為妙喜、善快的意思)國土,"大日如來"(中央毗盧遮那佛)處修學。

當時"大日如來"(中央毗盧遮那佛)講說菩薩六波羅蜜曰:"學諸菩薩道者甚亦難。所 以者何?菩薩於一切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不得有瞋恚。"無嗔恚,瞋怒為貪、瞋、癡 三毒之一,瞋怒乃是"三毒"之關要,能生出一切不安穩性的惡唸及惡行。偈云:"一唸 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唯有無瞋,始能面對逆境而不生起害心,如是忍辱,清淨心、口、意、如是梵行,不生退意。

當時,在法會中有一位比丘受了"大日如來"(中央毗盧遮那佛)的啟發,於是對"大日 如來"(中央毗盧遮那佛)發願:"對一切眾生不起瞋恚的誓愿",修行後,成佛於東方阿比羅提(Abhirati,譯為妙喜、善快的意思)國土,所以大家就稱他為"阿閦"。阿閦就是 不瞋恚、無憤怒的意思。引申為對一切眾生恆起慈悲心,永不為瞋恚所動,所以稱為 不動或無動。

東方阿閦(音處)佛,梵名 Aksobhya Buddha 之音譯。意譯為不動佛或 無瞋恚佛、無怒佛,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譯曰:無動,又名"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 其出現於"阿比羅提國"之對"大日如來"(中央毗盧遮那佛)所發願,今現於其土說法。《阿彌陀經》曰:"東方亦有阿閦鞞佛。"《慈恩疏》曰:"阿閦鞞佛,名無嗔恚,在東方阿比羅提國。"《維摩經見阿閦佛品》曰:"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同慧遠義記》曰: "阿閦胡語,此云無動。 "《玄應音義九》曰:"阿閦鞞,亦云阿閦婆,此譯云無動。"

又依密教謂"阿閦佛"為金剛界"五智如來"中住於東方之"阿閦佛如來",稱為"東方阿 閦不動如來佛" ,代表"大圓鏡智";西方"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北方"不空成就 佛",代表"成所作智";南方"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中央主尊"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代表"法界體性智"。"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的形象為:身呈黃金色,左手作金 剛拳按肚臍前,右手垂下觸地,即所謂的阿閦觸地印。

(左手作金剛拳印為破天魔印,以左手大拇指,掐無名指根第一節,餘四指握大拇 指作拳。此印能除內外障染,所有恐怖處,疑有鬼魅毒龍,即作此印,瞋聲誦咒,成 就一切功德。)

在《阿娑縛抄》卷第五十中則記載:"此佛的形象為:具有佛的圓滿相好,偏袒右 肩,左手以金剛拳執持袈裟一角,手心向內,右手伸五指,置於右膝,頭光艷、鬘莊 嚴,結跏趺坐,坐於蓮花座上,蓮花台以青色象載之。"

關於其左手取袈裟二角,在《白寶口抄》兆詮釋說:"取袈裟二角者,調威儀時行 儀也,是降魔相,威儀能直時,一切魔障不得其便故也。"

《文泉房記》云:"此法息災行之,但亦是降魔法也,高野之金堂本佛阿閦也,是 為降魔,令安置給也,彼觸地印是降魔印也。"又云:"阿閦佛依智界記之,菩提心之地, 令不動故,號不動佛,此故我心不動思可行 之,謂菩提心之地不退轉令常住思也。世 間之山河大地,並亦我心所變也,故世間之國土世界,令安穗思可行此法。"

而在《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中則說:"結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於地。左手 五指執持衣角,入東方不動如來三昧。當觀"吽"字色(修証門:黑色,本有門:白色)及我身,盡東方界及以九方無量世界,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山川草木,咸皆青色。以右手 掌面用按於地,此印能令諸魔鬼神、一切煩惱悉皆不動,是名:能滅毗那夜迦及諸惡 魔、鬼、神之印。"

《白寶口抄》中引諸經軌說:"此法就息災修之,但為降魔滅罪可修之也。"《大疏》 十三云:" 阿閦如來,其佛以大慈悲,為護一切伏諸障故。"《稱揚諸佛功德經、說阿 閦佛名號功德》云:"天魔波旬聞此佛名皆成怖退去。" 《攝真實經》云:"能滅毗那夜 迦及諸魔鬼神之印。"經云:"一切極重大罪悉皆能消滅。"而《大寶稱經、不動如來會》 中記載:"阿閦佛於因地時曾發愿:我今發一切智心,乃至無上菩提,若見諸罪人將被 刑罰,不捨身命而救護彼,則為欺誑一切諸佛。因此,阿閦佛不謹於諸有情不起瞋恚 之心,亦慈悲護覆一切眾生,滅除眾生種種重罪,降伏一切諸魔鬼神,使眾生無災無 障乃至菩提。" 東方阿閦佛如來以無瞋法門度眾生,特以妙喜世界接引眾生。

此外,《白寶口抄》中亦提及有《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此陀羅尼據佛陀所 說:" 若有十二大罪無懺悔處者,以此無動如來陀羅尼,一切極重大罪悉皆能消災。 又若有人發菩提心,將此陀羅尼書寫於壁上或板上,忽有人見到此陀羅尼,生敬信心如上,則十惡一切重罪悉皆消滅,何況能一日誦一遍者?其人現世增無量福,臨命終 時,十方聖眾各持華蓋來迎生於淨土,諸佛舒金色臂摩頂授記,速成無上菩提。"

聞《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咒音不墮三惡道"東方不動佛心咒"度亡時的具體用法: 此為東方不動佛心咒《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殊聖的度亡功德、乃其本願! 如見殺生、或已殺之生命、力不能救,若將此咒唸七遍、或廿一遍,在風頭位、吹氣一口,隨風吹去,被殺之生命,即能立生善道,或清淨國土。

已死之人逝世者,將此咒書寫於竹帛上,覆蓋其屍,或誦咒吹氣沙中、洒覆墳上,亦能即時往生善道。若將此 咒,書寫於幡上、風吹幡動,其幡隨風所向之處,一切苦 惱眾生,悉能往生善道,度脫無遺。或書寫於鐘、鈴、鐸、螺、鈸等出聲音之物上, 或有人誦咒,聞其咒 音,一切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可消滅無量罪業及魔障,將來成就佛道。

有人吃三淨肉者,食時唸誦此咒,吹於肉上,則被吃之眾生,立生善道;或者書寫 咒語,置於山上、水中,或在江河 之上游泳時誦咒,沐浴時誦咒,或天雨時仰空誦咒, 或起大風時風中誦咒,或對太陽誦咒,或對火光誦咒,一切地、水、火、風、空等, 凡霑此咒一字法味者,均能 消滅無量罪業,當來成就佛道,何況親持誦咒者!經常誦 此咒者,所出言語,天龍八部護法聞之,均為清淨法音,一切所求,無不如所願,一 切災難,無不清除,願 有緣見聞者,諦信無疑。

《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東方不動佛(Mitukpa)的法門利益中提及,倘若 有人造了所有的五無間罪,只要那個人在臨死時能看到不動佛的真言,就能淨除所有 這些極重的惡業。為什麼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墮胎)、破壞和合僧團、出佛身血這五 種惡業稱為"無間"罪?

因為犯這"五無間罪"是有非常嚴重的惡果報應,如果造了這"五無間罪",死後不經 歷其他五道轉世,立即墮落到第八層最底層的"無間地獄",在此煉獄中遭受火燒、風寒、 水濕最為劇烈之痛苦,與蟲蟻之痛苦無差別。但是,只要見到《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的真言,就能全部淨除。

倘若有人造了非常沉重的障法惡業,那比破壞世界上所有的聖物(佛像、佛塔、佛 典)還沉重,看到《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的真言,連所有這些惡業都能淨除。 倘若有人造了非常沉重的誹謗聖者(擁有直觀空性的智慧,已成就見道、修道、無學道者,無論小乘或大乘)之惡業,看到《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的真言也能淨除。

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 的名號之功德:

一、能為眾生拔除諸痛苦: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一切痛苦即時全部除滅。

二、魔不能擾: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其菩提行能令眾魔不能損害。

三、患不能侵: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一切災害,怖畏不能侵害。

四、能救地獄: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縱使死後在地獄中受苦,也可得到"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的救渡拔苦超離。

五、女人泰產: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即使女子有臨產的痛苦,或疾病纏身,亦可得安泰,母子平安。

六、福德兼具:能聽聞或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必為有福德的人。

七、得大智能:能聽聞或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必為有高深智慧的人。

八、永不退轉: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能住於法性之中善根不退轉。

九、現証無學: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能證得出世間法佛果。

十、蒙佛護唸: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能得如來加持護 唸。

十一、得生佛土: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能蒙佛威神力 加持而往生其"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的剎土。

十二、速證菩提:心中虔誠唸誦"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名號、神咒,能累積福德, 善根至無上菩提。

關於"金剛薩埵百字明咒"與及"東方不動佛往生神咒"修持淨除罪障的兩種功德說明: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是聖眾皈依佛、法、僧三寶的佛弟子由具足經、律、論三學顯部的佛學基礎,而進入密部金剛乘,所修持的"四加行"之一"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的加 行,能淨除罪障是針對我們密部金剛乘的行者,若如違犯了各種戒律或是三昧耶戒等 的過患,於是我們可以透過"金剛薩埵百字明咒"來懺悔及補咒訣。

如果不是佛教徒眾生,在此未法劫難時期的"五濁惡世",遭遇戰爭、天、地、風、 火、水災禍,三災八難,病厄死亡等障害,或者犯下"五無間罪"的眾生,持唸 "東方不 動佛往生神咒"可以令有情及無情的眾生,從災難中得到平安及滅罪障度亡解脫的功德。 這就是"東方不動佛"《阿閦如來滅除重罪障陀羅尼》的修持,因為東方不動佛的修持跟 東方不動佛的咒語,說的是任何再重、再大的罪業,如果能夠透過修持這個法門,都可以得平安與及到清淨的境界。